百里香,属(学名:Thymus mongolicus)是唇形科下的一属,包括大约350种多年生的芳香草本植物,最高约40厘米,生长在欧洲、北非和亚洲。一般是茎部窄细的常绿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可拿来驱蚊,辛,微温。 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止咳,降压。用于感冒,咳嗽,头痛,牙痛,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高血压病。
百里香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地区,自从古代开始就被作为香料和药物使用,百里香的香味在开花时节最为浓郁。百里香主要生长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温带地区也有一年生的百里香。百里香植株高度为1.2~3.6米,大约有60个品种,包括野生百里香和柠檬香型百里香等。
百里香,为欧洲烹饪常用香料,味道辛香,用来加在炖肉、蛋或汤中。应该尽早加入,以使其充分释放香气。欧洲传统上认为百里香象征勇气,所以中世纪经常用它赠给出征的骑士。在中国称为地椒、地花椒、山椒、山胡椒、麝香草等,产于西北地区。尤以宁夏南部山区较为集中,当地人在端午节之时集中采摘晾晒储存,或用锅暴炒至干。等六月炎热到来之时冲茶解渴,被称为上品。元朝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用百里香加入驼峰驼蹄调味。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味微辛,土人以煮羊肉食,香美。”百里香原产于南欧,被作为一种美食的香料而广泛种植。
百里香的形态特征
茎
百里香为半灌木。茎多数,匍匐或上升;不育枝从茎的末端或基部生出,匍匐或上升,被短柔毛;花枝高(1.5)2-10厘米,在花序下密被向下曲或稍平展的疏柔毛,下部毛变短而疏,具2-4叶对,基部有脱落的先出叶。
叶
百里香的叶为卵圆形,长4-10毫米,宽2-4.5毫米,先端钝或稍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全缘或稀有1-2对小锯齿,两面无毛,侧脉2-3对,在下面微突起,腺点多少有些明显,叶柄明显,靠下部的叶柄长约为叶片1/2,在上部则较短;苞叶与叶同形,边缘在下部1/3具缘毛。
花
百里香的花序头状,多花或少花,花具短梗。花萼管状钟形或狭钟形,长4-4.5毫米,下部被疏柔毛,上部近无毛,下唇较上唇长或与上唇近相等,上唇齿短,齿不超过上唇全长1/3,三角形,具缘毛或无毛。花冠紫红、紫或淡紫、粉红色,长6.5-8毫米,被疏短柔毛,冠筒伸长,长4-5毫米,向上稍增大。
百里香的花期7-8月。
果
百里香的小坚果近圆形或卵圆形,压扁状,光滑。
百里香的生态习性
百里香喜温暖,喜光和干燥的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在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中生长良好。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土地,向阳处。
百里香怎样栽培
培植
栽培环境要光线充足,否则植株会徒长。对土质的要求不高,但需排水良好,可使用泥炭苔或栽培土混合真珠石使用。最合适的生育温度为20-25℃,在台湾栽培要注意夏季的高温,可将植株稍微修剪,以利通风,并放在阴凉的地方越夏。施肥可以有机大补帖当基肥,春、秋生长旺盛时,再以花宝稀释1000倍,每7-10天浇灌一次,夏季植株较虚弱,最好不要施肥。可在开花前随时剪取枝叶利用,否则开花结子后,植株易死亡。如果采收的份量较多时,还可干燥保存。
百里香的繁殖方式
百里香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
播种繁殖
春季3-4月播种育苗。由于百里香种子细小,育苗地一定要精细整地,土要细碎平整,然后稍加镇压,浇水后撒播,然后覆盖一薄层细土,并支小拱棚盖塑料薄膜以保温保湿。经10-12天出苗,气温适时揭膜。苗期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并要剔除杂草。当苗高10-15厘米时可直接按行、株距(30-45)厘米×(25-30)厘米定植于大田,栽后浇水。
扦插繁殖
用扦插法极易发根,很容易繁殖,大量生产时为求品质一致,以剪取3-5节、约5cm长带顶芽的植条扦插,不带顶芽的枝条或已木质化的枝条扦插虽可成活,但发根速度慢,根群也较少。扦插时应插在直径为2cm的纸筒苗盘中,便于成活后移植。压条及分株法使枝条接触地面,自动长出根系,直接切取就是独立的一棵植株,较适合家庭园艺种植者采用。
分株繁殖
选3年生以上植株,于3月下旬或4月上旬尚未发芽时将母株连根挖出,然后根据株丛大小,分成4-6份,每一株丛应保证有4-5个芽,即可栽植。另外,还有分簇繁殖法。在生长期间,将匍匐茎切断后移栽。
百里香的花语
勇气,喜欢此花的你心胸广阔,勇于面对困难,而且自尊心很重,不会轻易屈服。你相信明天会更好,凡事作理性分析,不会盲目乐观。
由于你自尊心强,你的恋爱不会很激烈,属于理性交往的类型。百里香除了具有迷人的芬芳,它还有浪漫美好的寓意“吉祥如意”。
欧洲中世纪的妇女赠送给勇敢骑士的围巾上刺的就是百里香的图案,意为保佑一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