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草园艺 > 正文

白蜡褐斑病的防治

白蜡树,拉丁文名:Fraxinus chinensis Roxb.木犀科、梣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纵裂。芽阔卵形或圆锥形,被棕色柔毛或腺毛。小枝黄褐色,粗糙,无毛或疏被长柔毛,旋即秃净,皮孔小,不明显。顶生小叶与侧生小叶近等大或稍大,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钝圆或楔形,叶缘具整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无毛或有时沿中脉两侧被白色长柔毛,中脉在上面平坦,宿存萼紧贴于坚果基部,常在一侧开口深裂。花期4-5月,果期7-9月。植株萌发力强,材理通直,生长迅速,柔软坚韧,供编制各种用具;树皮也作药用。

白蜡褐斑病的防治

白蜡褐斑病的防治

分布与寄主 该病是我国新发现的,主要分布于许昌市的鄢陵、许昌、商丘市的民权等地,主要危害白蜡树。

症状 病菌危害白蜡树的叶片,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树木当年生长量。病菌着生于叶片正面,散生多角形或近圆形褐斑,斑中央灰褐色,直径1-2mm,大病斑达5-8mm。斑正面布满褐色霉点,即病菌的子实体。

病原 CercosporafraxinitesElletEv.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白蜡尾孢菌属丛梗孢目、尾孢霉属。

防治措施

1、播种苗应及时间苗,前期加强肥、水管理,增强苗木抗病力。

2、秋季清扫留床苗地面上的病落叶,减少越冬菌源。

3、6-7月喷1:2:200倍波尔多液或喷克菌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3次,防病效果良好。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