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根繁殖:在收割菊花的田间,将选好的种菊报用肥料盖好,以保暖过冬,防止冻害影响成活率,从翌年4月20日到5月中旬之间发出新芽时便可进行分株移栽,分株时将菊花全根挖出,轻轻振落泥土,然后顺菊苗分开,每株苗均带有白根,将过长的根以及苗的顶端切掉,根保留6~7cm,地上保留16cm,可按穴距40cm×30cm挖穴,每穴栽1~2株。
(2)扦插繁殖:菊花的扦插时间根据品种特性和各地气候条件来定。截取无病虫害、健壮的新技作为扦插条,插条长10~13cm,苗床地应平坦,适温15~18℃,土壤不宜过于或过湿。扦插时,先将插条下端5~7cm内的叶子全部摘去,上部叶子保留两片即可,将插条插入全中5~7cm深。顶端露出土面3cm左右,浇透水,以后每天用洒水壶洒一致二遍水,覆盖一层稻草(透明塑料薄膜更好),约两周天生根。
(3)压条繁殖:在阴雨天进行。第一次在小暑(7月上旬)前后,先把菊花枝条压倒,每隔10cm用湿泥盖实打去梢头,使尖叶腋处抽出新枝,第二次在大暑(7月下旬)前后,把新抽的技压倒,方法同第一次,并追施腐熟的人粪尿一次,在处暑(8月下旬)打顶。
营养繁殖的方法有多种,菊花在生产中常用的有扦插、分株、嫁接等、压条繁殖、组织培养等法,通常以扦插繁殖应用最多。菊花扦插繁殖又分芽插、嫩枝插、叶芽插和带蕾扦插。
【芽插】在秋末冬初取菊花植株外部的脚芽扦插。取菊花植株周围萌发的脚芽,芽头充实丰满。芽选好后,保持插穗5~7cm,按株行距3cm×4cm或4cm×5cm,插入温室和大棚内的苗床或花盆中,扦插深度不超过3cm,过深易腐烂。保持7~8℃的室温,翌年春暖后移植室外。
【水插】扦插用水,用加热到100℃的开水冷却后再使用,绝对不能使用生水。家庭小规模扦插可就地取材 塑料盆、桶或其它能盛水的容器均可。大小依插穗数量而定。固定材料可采用废弃的泡沫板或木板。厚度为1~2cm。按株行距2.5cm×2.5cm加工成带孔的板子。固定插穗的材料应比容器小一些,使其漂浮在容器中,选择插穗宜在母株含水量充足时采取。干燥季节应提前一天浇透水 并在清晨剪取。插穗长度在6~8cm,带有三四个节。剪口应在节下0.5cm左右,留顶部两三个叶片,其余可用手掰去,如有条件的可用生根粉处理插穗(若粉剂中加入少量的杀菌剂,更为理想)。然后放入固定材料的小孔中,插穗在板下的长度应为插穗的三分之一。插好后放入盛有凉开水的容器中,置于阴凉处即可。
1.选好容器。最好是选用玻璃缸,或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瓶(可以直接看到发根的情况及水质的好坏),如果扦插数量多,可用浅底陶缸或浅水池均可。
2.塑料浮体。一般选用1~2cm厚的泡沫塑料,作浮体,用筷子在浮体上开出若干个小洞。
3.科学灌水。容器内灌自来水,深至10cm左右。
4.摘削插穗。摘取粗壮的菊花嫩枝顶端6~10cm长,用快刀片(双面刀片)将插穗基部削平,同时削去插穗基部2~3片叶片。
【嫩枝扦插】此法应用最广,一般在4月份进行,截取菊花的嫩枝8~10cm长作插穗,插后精心管理。在18~21℃下,多数品种20天左右即可生根,30天即可移植装盆。苗床介质可用园土加1/3的砻糠灰。在高床上可用芦席、芦帘或60%遮阴网遮阴。注意土壤不可过湿,以免烂根死苗。
【叶芽扦插】在繁殖稀有菊花品种时,为节省繁殖材料,从枝条上剪取带腋芽的叶片进行扦插。将叶柄基部插入盆土中,让腋芽的顶部和盆土面平。插后放在蔽阴的室内养护,增加周围湿度。
【带蕾扦插】菊花秋季开花时,如果植株基部尚无脚芽发生,则可选花下长6~9cm带花蕾的侧枝,摘下插于盆中越冬。至翌年春暖后移栽于地中,待其长至30~40cm高时摘心,刺激其发生脚芽,而后切取扦插繁殖;这样既保存了品种,也能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还能使花更为美而大,且无退化劣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