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台湾一叶兰

是台湾特有种中高海拔树兰亚科植物,俗名台湾慈姑兰、山慈姑,于阿里山、溪头地区有来自相当数量的野生族群分布,也是知名的观赏植物。花期主要为春夏两季,入秋之后以球茎冬眠。只发一360百科叶,故名一叶兰。

  • 中文学名 台湾一叶兰
  • 别称 台湾慈姑兰、山慈姑
  • 二名法 Pleione formosana
  • 界 植物界
  • 目 天门冬目

形态特征

  台湾一叶兰是中海拔地区的原生兰花,多年生附生性草本植物,半附生或来自附生草本,属于兰科(Orchidaceae),雌雄同株,喜欢在铺满苔藓类的植物上生长,它那圆锥形的假球茎在初春抽出花轴,在花药形成后才伸展出叶片,每株久还条席战部早更一叶兰都是只有一片叶子,所以叫做台湾一叶兰。360百科它又名台湾独蒜兰。

Pleione formosana

  【整体】假鳞茎压扁的卵形或卵球形,上端渐狭成明显的颈,全长1.3-4厘米,直径1.7-3.7厘米,绿色或暗紫色,顶端具1枚叶。

  【具体象认春护介绍】

  叶在花期尚幼嫩,长转轻展蛋到成后椭圆形或倒披针形,纸质,长10-30厘米,及据倒础真故零业价呀费宽3-7厘米,先械体研木包突看端急尖或钝,为倒披针形,有平行脉,基部渐狭成柄;叶柄长3-4厘米;

  花葶从无叶的老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长7-16厘米,基部有2-3枚膜质的圆筒状鞘,顶端通常具1花,偶见2花;

  花苞片线状披针形至狭椭圆形,长2.2-4厘米,宽达7毫米,明显长于花梗和子房,先端急尖;花梗和子房长1.5-2.7厘米;

  花朵为单花或亚苦西少数几朵成总状花序,花白色至粉红色,唇瓣色泽常略浅于花瓣,上面具有黄色、红色或褐色斑,有时略芳香;中萼片狭椭圆状倒披针形或匙状倒披针形,长4.2-5.7厘米,宽9-15毫米,先端急尖;侧萼片狭椭圆状倒披针形,多少偏斜,长4-5.5厘米,宽10-15毫米,先端急尖或近 急尖;

Pleione formosana

  花瓣线状倒披针形,长4.2-6厘米,宽10-15毫米,稍长于中萼片,先端近急尖;唇瓣宽卵状椭营赵在毛序集顾师来圆形至近圆形,长4-5.5厘米,宽3-4.6厘米,不明显3报道货现法斯似肥苗沙裂,淡粉红至白色,先端微缺,边缘有须毛,上部边缘撕裂状,上面具2-5条褶片,中央1条褶片短或不专诉余验难存在;褶片常有间断,全缘或啮蚀状;蕊柱长2.8-4.2厘米,具有四个花药,顶部多少膨大并具齿;

  蒴果纺锤状,长4厘米,黑褐色;种子细小,量多。

  花期3-4月。​

分布情况

  一叶兰为亚洲的特有植物,生长海拔高度介于 600~4200公 尺之间,分布范围西从尼泊尔中部起,向东延伸至台湾,北由中国中部起,向南延伸至缅甸西南、泰国北部及寮国,遍及夏季季风地带,而云南是分布的中心。台湾一叶兰为山原生兰之一,原产于限固养海拔 1,500~2,500 公尺森林苍郁山区的潮湿岩壁或树干上。北自桃园插天山,南达屏东大武山,均有他们的踪迹。原生地一叶兰着生于陡直岩壁或稀疏光可透入之林地,球茎埋于水苔或腐叶内,或着生于倒伏树干上,三~四月开花,每朵花寿命 1~2 星期,花期约一个月。台湾阿里山、溪头与梅峰等地,皆辟有保护区可供欣赏。

栽培技术

  繁殖能力强,除可依靠球茎进行无性繁来自殖外,亦可透过开花结祖友皇果的方式,以种子进行传播。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属于中海拔地区的原生360百科兰,其唇瓣卷成喇叭状包住上方的蕊柱,并且露出内侧的黄斑,极具特色,观赏性高。

药用价值

  球茎清热,解毒,消肿。外敷廱肿,蛇伤究什稳易。性味:全草:苦、微辛、凉。效用:全草:消肿散结,化痰,清热解毒。治痈疽疖肿,咽喉肿痛,喉痹,瘰疬。

相关资料

  【国内分布】福建、江西、台湾、浙江。

  【植物价值】 台湾一叶兰那柔弱的身躯加上亮丽的花朵因历呀们提约,让人见了无不为之惊艳,可惜的是,由于它的花形漂亮,加上身为兰科的一员,成为一些破坏自然者采集的对象,所以除了少数的保护区外,目前已经几吗良打看乎不可能在野外看到它了。 它在台湾不知生长了几千几万年,却在汉人来台四百年后,差点要与福尔摩莎告别,身为台湾的一份子,我们不禁要怀疑,我们对自然的亏欠还有多少。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