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四川大学来自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7月,由原轻360百科工食品学院和纺织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

  • 中文名称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 创办时间 2001年7月
  • 所属地区 中国四川
  • 硕士点 11个 个
  • 院士 1

简介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源于1952年建立的四川来自化工学院皮革专业、食品化工专业和1958年成都工学院在国内率先开办的化学纤维专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学院为我国杆八亲皮手含结刚转丰通轻工、纺织和食品的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系我校办学实力最强和办学特色十分突出的学院之一。

车心哪协极兰苦觉轴药孙所设置

  学院现由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纺织与服装工程系、食品工程系、皮革工程国家专业实验室、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纺织研究所构成;建有本科专业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工程硕士招生点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学科和省重点学科各1个,其中皮革化学与工程学科于1988年被列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该学科国内A++级的学科、共建"985"平台1个。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水识容花离起冷日脚钟觉平一流,现有在职教职工1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职工占30%以上,其中教授(研究员)2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工)35人,博士生导师13人,院士1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 国来自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轻工与食品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轻化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车往顺居娘吧封得宁委员会主任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2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

科研情况

  学院科研成绩十分突出,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863"计划、"973计划"、国际宽需转史刑议青斗合作、攀登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10360百科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达千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帮搞领器组错王刻齐怕、部省级科技奖16项,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主办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学术期刊《皮革科学与工程》,出版教材及专著20余部,在国际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SCI和EI收录100余篇);荣获国家、省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学院高度重视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学术交流,已与美国、英国、日罗获要临积相军本、德国、捷克、韩国、新加坡及台湾、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同行、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面临新世纪的机遇和何杀些玉考利检准移钱挑战,全院师生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刻苦工作,为引领我国轻工、纺织和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做出新的贡献

专业介绍

  科专业介绍

  (一)轻化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新世纪轻化工行业,尤其是制革行业生产与发轻死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后评养至头养形留乙展,系统掌握现代制革工程、染整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血急雨本技术,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具备从事皮革化学与工程,染整化学与工程,制浆与造纸工程等行业的科学研究、生产技术、生产管理、工艺过程分析与工艺设计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大学数学、近代化学基础、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纤维化学、鞣制化学、染整化学、轻化工程设备基础、制革工艺学、纺织品染整工艺、制浆造纸工艺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就业方向: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激强显面际四包列言、设计单位、大中型企业、外资公司以及相关的商检、外贸、海关、情报等技术与管理部门压害孙差周急建或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烈希自功业准满经营管理、商贸、质检等工作。

  该专业有硕士点三个,博士责况菜虽世点一个。

  轻化工程(革制品些末律了慢权夫商古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皮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绘画艺术创作及艺术学基本素养和革制品设计、创作的较高综合素质的革制品设计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制革化学与工艺学、皮革制品材干含效事染校关岁宁香怎料学、素描、色彩、艺术评论、制鞋工艺学、服装工艺学、脚海约远型测量与鞋楦设计、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应用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远款职能从事革制品的设计语若见由门束讲达调将尽、生产加工、工艺技术实施、产品检测及企业管理等工作,能在相应行业的研究机构,企业、商贸、商检、学校等部门就业。

  轻化工程(皮革商贸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皮革生产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知识的复合型皮革商贸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制革化学与工艺学、国际商贸、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学原理、皮革贸易学、皮革品质检验、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从事皮革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调研、宣传策划和市场预测等方面的工作。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较高素质,能在食品行业及其相关领域内从事生产技术与食品安全管理、分析检验与品质控制、科学研究与新产品开发、工程设计以及营销咨询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物性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营养与安全性、食品工艺学、食品保藏学、食品工厂装备与技术、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等。

  就业方向:在学校、科研、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检疫、工程设计、食品工厂以及商业、外贸等单位或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监察管理、检验、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商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该专业具有硕士学位一级授位权(四个硕士专业);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学科(方向)各一个。

  (三)纺织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在纺织工程专业工科性质的类级平台课程(即数学、物理、计算机、化学、电工、电子、高分子课程及其相关的实践环节)的基础上,培养既具备纺织高分子材料、纤维与纺织品加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先进纺织材料及其产品的设计开发、染整加工、生产管理,又兼具纺织商贸基本理论知识与初步营销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学、纺织材料科学、现代纺织技术、纤维改性原理与方法、产业用纺织品、化纤工艺原理、纺织CAD,计算机理论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纺织服装营销学、生态纺织品、纺织产品设计、纺织品国际贸易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纺织、轻工、材料、化工、环保等领域的科研单位、相关企业、教学等部门从事纺织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及应用、纺织工艺、纺织产品开发研究、生产技术、企业管理、纺织商检、国际商贸、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也可攻读硕博士或在国内外继续深造学习。

  (四)服装设计与工程

  培养目标:采用艺术与工程相结合、技术与商贸相结合,培养我国加入WTO后适应现代服装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具备较高审美水平和服饰艺术造型能力、熟悉该领域国际流行运作方式和经贸规则,在服装服饰设计与创作、服装视觉艺术、服装营销与服装国际商贸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服装设计与研究、现代传媒、中外生产企业、现代商业、国际经贸、经营管理等行业或部门就业。

  (五)轻工生物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数、理、化、计算机和外语基础、系统掌握轻工领域的生产及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实验技能及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轻化工生产技术、生物质转化工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反应工程、生化反应工程、生化分离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绿色轻化工与环境保护等30余门课程。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轻工、纺织、食品、环保等领域的相关企业、科研和教学单位以及商贸等部门从事生物技术的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质量控制、商检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该专业有硕士点二个,博士点一个。

  硕士研究生专业

  皮革化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制革化学、蛋白质化学及资源化利用、精细化工材料、清洁生产技术、皮革分析检测技术、制革环境工程、生物质化学。主干课程:数理方法、数值分析、蛋白质化学、制革化学、皮革材料结构与性能、植物单宁化学及其应用、色谱学及测试技术、高等有机化学、波谱分析、制革清洁技术、环境生态材料、鞣革配合物化学、生物化学、制革的工艺过程与皮革性能、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等。

  发酵工程:研究方向现代发酵技术、酶工程及应用、生物质综合利用、环境生物技术。主干课程:数理方法、数值分析、蛋白质化学、现代生化分离理论与技术、高等有机化学发酵代谢与调控理论、细胞工程、环境生态材料、微生物发酵生理及遗传学、代谢工程、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化学等。

  食品科学:以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为基础的应用基础专业,研究内容不仅涉及到食品营养、卫生和安全,而且还涉及到食品的加工、保藏与综合利用。研究方向食品化学与工程、食品加工与保藏应用技术、保健功能食品的研究、食品资源开发、生态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主要研究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等大宗农产品的物化性质、食用性质、加工工艺品质与现代加工技术,重点研究粮油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方向食品加工与保藏应用技术功能性油脂开发及加工技术、植物蛋白化学研究及应用。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以农产品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学和工程学为基础,研究农产品贮运、加工及加工中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和营养学进展,研究并设计新型营养保健食品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解决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研究方向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农副产品生物工程技术及发酵食品研究、农产品加工及贮藏保鲜技术、食品功能成分的分离与重组研究、农产品分离、分析与检测新技术研究、特色果蔬采后处理工艺设计与配套技术。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