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弘墓,东西方文化长约器燃百质交流最珍贵的资料,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是我国第一座经过科学发掘、有准确纪年、并有着完整丰富中亚图像资料的墓葬。其汉白玉石椁上雕刻图案来自中的人物服饰、器皿、乐器、舞蹈内容以及花草树木,均取材于波斯和中亚诸国,有些画面有明显的祆教内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反映中亚古国和东西文化交流最集中、最丰富、最珍360百科贵的实物资料。
发掘地点: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南
发掘时间:199来自9年7月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局、晋源区文物局
墓葬为砖砌单室墓,带斜苦星把苏审装翻刑径坡墓道,墓室平面呈弧边方形,残存汉白玉石椁、八角形汉白玉石柱、石雕供养人头像等360百科。石椁呈仿木结构的建筑形式,由椁座、椁壁、椁顶三部分组成,特别珍贵的是,在椁座和椁壁四周,雕刻有内容丰富的浮雕图案元革误或经钢,且施以彩绘或描金。图中人物、服饰、器皿及花鸟等纹饰带有强烈的中亚民族文化色彩。烈料眼植着氢承比于补该墓是迄今为止中原发现的唯一经过科学发掘,又有准确温初配容压远纪年的反映中亚文化的考古资料,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对研究北朝、隋代中西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和晋阳城的历史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1999备传缩酸谓措年7月,王郭村村民在修整村南土路时,发现虞弘墓。王郭村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北距太原市区约25公里。经由系获扬地山西省考古所、太原市考古研未客究所与晋源区旅游局决攻械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墓葬进行考古发掘。
该墓还出土石质人物俑、残陶俑、白瓷碗、石灯台、铜币等随葬品80余件。其中石质人物俑16件,分为汉白玉和砂石两种石质,有侍从俑、伎乐俑、柱剑俑三类,有男俑有女俑,有的为汉人形象有的为胡人形象。
![]()
|
山西太原市晋源区隋代虞弘墓位置 |
该墓出土墓志两方,根据墓志及出土人骨,该墓主人为虞弘及其夫人。虞弘墓志存字625个。根据墓志可知,虞弘为鱼国人,曾出使波斯、吐谷浑等国,并在北齐、北周和隋朝任过官职,隋代封为仪同三司,葬于隋开皇十二年(592年)。鱼国于史无考,当为西域一国。
虞弘墓是迄今为止中原地区发现的唯一经过科学发掘,又有准确纪年的反映中亚文化的考古资料,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对研究北朝、隋代中西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和晋阳城的历史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山西太原市晋源区隋代虞弘墓 - 相关条目
江苏江阴高城墩新石器时代遗址
吉林通化万发拨子遗址
云南羊甫头墓地
河南焦作府城商代早期遗址
上一篇
山西太原东坡茄子
下一篇
山西太原白癜风医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