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姿势不正确,会使身体各部位受到不必要的压力,进而加速疲劳。正确的跑步姿势应该是:
1)头部自然微微向前,目光平视;
2)手臂自然放松,与身体成90度,在跑步时以肘部自然摆动的方式带动手臂;
3)背部保持挺直,腰部不要摆动;
4)膝盖自然弯曲,落地时脚掌着地,不要跑在脚尖或者脚跟上。调整好跑步姿势,不仅能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还能让身体的能量更好地流通,并减少疲劳和氧气消耗。
如果一开始就从静止状态开始跑步,很容易就会出现乏力、气短等情况。所以,要先进行一些必要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热身时要尽量轻松、缓慢地进行,以达到预热的效果。
除了必要的热身活动外,跑步前还要做好膳食和水分的补给。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喝水,也不要吃完饭就马上开始跑步。最好在跑步前至少半小时左右做好膳食和水分的补给。
合理的呼吸能够帮助维持健康的氧气供应,同时也是减轻疲劳的重要因素。跑步时,呼吸的方式以深呼吸为主,每次呼吸尽可能地把胸膛充满空气,用鼻子、嘴一起呼吸,力求将新鲜氧气输入身体,同时将身体内的废气排出。
另外,在跑步时,要注意保持呼吸的规律性,不要让呼吸变得急促或者不规律,否则会增加身体的疲劳感。如果呼吸困难,可以适当调整步频和节奏。
适度的训练是跑步不累的重要保障之一。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要一开始就追求高强度的训练。开始阶段,可以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每次15-30分钟,每周3次左右。随着身体适应情况的提升,再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强度。
另外,跑步前后的休息也非常重要。跑步时可以按照一定时间比例进行跑步和休息,如2:1的比例,即跑步2分钟、休息1分钟。跑步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和加强营养补给,让身体得到有效的恢复和合理的营养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