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目前用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常用指标,主要用于初步判断一个人体重是否适中。
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按照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官方定义,BMI<=18.5,过轻;18.5<=BMI<=24.9,正常;25<=BMI<=29.9,过重;BMI>=30,肥胖。BMI指数有其局限性,不能完全反映体重对健康的影响,如肌肉发达的人会偏高,老年人和儿童则有不同的标准。
计算BMI指数的公式是:体重(公斤)÷ 身高(米)²,例如:一个人身高1.75米,体重80公斤
BMI = 80 ÷ 1.75² = 26.1
由公式计算得知,该人的BMI指数为26.1,属于超重范围。
传统的BMI测量方法是通过体重计和身高尺进行测量,体重指标比较容易测定, 身高指标可以使用体格测量仪、计算机技术、地面反射测量仪等多种方法进行测量。
现在很多人都有电子计算器,也有电子计算器提供BMI指数的计算功能,只需输入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即可得出自己的BMI指数。这样更加方便,简单快捷。
使用BMI指数判断体重正常与否时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BMI指数是一个初步判断标准,不能完全代表准确的体重状况。如果BMI指数较高,还需结合其他指标如腰围、腰臀比、体脂肪率等来综合评估体重状况。
BMI指数是评估肥胖与疾病风险的主要依据。据研究,BMI指数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呈正相关。
BMI指数不同,健康水平也不同。阶段性,如果处于减重期间,BMI指数还是比较重要的,如果处于保持期间,此时唯一依据BMI指数判断自己是不是保持健康体重的方法,并不全面、准确。